在缅甸的普通民众心目中,佛教早已成为了他们日常的一部分,可能更是很多缅甸生活活的中心,好像只有在这类佛寺佛庙里,才可以充分释放我们的内心,生活才变得愈加自然、和谐,从现实世界来到这“虚幻”世界的大家,仿佛这一刻才是他们的真实世界。来到这里没上下班拥挤的交通,没快递没外卖,大家都是悠闲地喝茶聊天,生活非常怡然自得。来到这里好像时间都慢了下来,用心感受佛国的世界是那样的安静。




有着世界最好看的日落的乌本桥叫人流连忘返
在传统历史上,缅甸中、北部区域被叫做上缅甸,是该国的心脏地带,相对应地,南部及沿海区域则被叫做下缅甸,其核心城市为仰光,也是2005年年底缅甸第三迁都前的首都城市。而相距仰光以北700余公里、坐落于缅甸中部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,则是缅甸传统的经济与文化中心。
横跨在东萨曼湖蜂腰处的乌本桥,连接着分布在东萨曼湖东、西两侧的阿马拉布拉小镇,是当地居民的一条要紧通道。这座跨度482米、加上两头引桥在内全长1209米的大桥,原本全部用柚木,由1086根柚木桩支撑起整座大桥。乌本桥上设有4座木亭,桥中间的木桩打入2米多水深下的湖床上,桥上木板可以升起拿掉,以便让船通过。由此,乌本桥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、也是最长的柚木桥。
木制桥梁虽然说工程困难程度不高,容易建造,但一般只可以用作人行便桥。因为乌本桥横跨湖面的长度,看着便自带几分壮观,加上在旭日东升或是日落余辉的衬托下,桥上行人在光影中的剪影,使整个乌本桥更加看上去美轮美奂。
用大家今天的见地来看乌本桥,那一根根竖在桥两边的木桩,看着不止是简陋,而且也太过乡土气息,但真要细数起来,乌本桥还真带有点皇家的血统。坐在船上近距离感受乌本桥的美,看着夕阳西下最好看的日落果然名不虚传!










手指一抬,遍地是佛这里就是蒲甘
蒲甘的这批古佛塔与佛寺,一般建于11-13世纪,以砖砌为主。那些佛寺或比较大型的佛塔,大都是在历代君王手中所修建,而更多则是由当地民众捐资所建,散落在平原上的很多小型佛塔。一般来说,当地的每户家庭都会捐资修建一座佛塔,可以出资多一点的,佛塔就会修得大一些,装饰也会精致一些。久而久之,蒲甘便形成了超越万座佛塔的壮观秀丽景观。
这是真的的万塔之城。尽管在历程了近千年的岁月后,多数佛塔早已化为齑粉,但当站立在高处向着平原一眼望过去的那种震惊,还是会让人久久难忘。现在那些幸存下来的二千余座佛塔寺庙中,很多得到了非常不错的修缮,但也有不少处于丢弃或半丢弃的状况。
来这里需要得看一次日出日落,晨曦还有壮观的热气球升空,下面就是无数的塔林场面着实壮观,金色的阳光透过树林照射下来感觉在仙境一般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水上世界茵莱湖
整个茵莱湖上驻守着17座水上村庄,加上沿湖岸四周向山地延伸的村镇与农庄,大致有30余个部落,合计15万左右的人口。居住在湖区的大家一般让人称为“茵萨”,即依湖而居的人。
茵莱湖的水上村落打造在支起的竹木之上,形成水上高跷屋,甚至还是楼房。现在,很多面向湖泊的高跷屋也开出了很多面向游客的商铺,包含小餐厅、雪茄店、服饰店、首饰铺、手工制品及纪念品商店等等,一般前面门店,后面作坊。
在世界的某个角落,有一种美好正在悄悄的发生着,假如不抵达,大家永远不了解,原来世界还有如此一个原生态的地方,茵莱湖上有连绵的水屋,大家在水上栖息生活,小小的孩童,从小就熟知水性,一叶小舟上,承载着她们的童年,自然的环境,让这里目前还一直延续着古老的捕鱼方法,单脚渔夫也成了茵莱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“我是摄影师PictureZhou,公众号:Picturezhou,喜欢旅游和人文摄影,去过国内21个省份和23个国家,在我看来的摄影是用快门堆出来的,也是用脚步走出来的。所以在我看来每一张照片都要有我们的故事,而这,就是我的故事。”期待和你一块发现不同的故事!